2020年11月17日,多家企业在《深圳特区报》发布联合声明,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于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收购协议,完成对荣耀品牌相关业务资产的全面收购。出售后,华为不再持有新荣耀公司的任何股份。消息一出,可谓是轰动了整个电子产品行业。
为何呢?这代表着从前华为的“亲儿子”将单飞,荣耀将作为一个全新的手机品牌进入到手机市场。而荣耀被收购也是中国手机发展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案,巨额交易背后,是全球出货量最高的手机厂商的断臂求生,也是荣耀产业链的自救之举。
“在产业技术要素不可持续获得,消费者业务受到巨大压力的艰难时刻,为让荣耀渠道和供应商能够得以延续,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决定整体出售荣耀业务资产,收购方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于交割后的荣耀,华为不占有任何股份,也不参与经营管理与决策。”从华为的这段声明中,我们不难看出,如今华为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和芯片压力。华为的不占股不参与经营,也是为了让荣耀能够在逆境当中找到新的出路,走得更远更好。那问题又来了,荣耀究竟卖给了谁才能让他发展的更好呢?根据声明和天眼查信息显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从股权穿透信息来看,最终的大股东为深圳市国资委。出资名单中更有荣耀渠道的老合作伙伴,线下卖场深圳顺电,电商代表苏宁易购,以及全国各省手机分销商。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渠道商的全盘接盘荣耀了。荣耀与华为分家后,缺的不是启动资金,而是对渠道和供应链强有力的把控,渠道也是荣耀独立后能够安身立命的重要法宝。
“老大哥”何故“断臂”,“断臂”之后又该如何发展?众所周知,华为被美国制裁,芯片、应用、软件等方面被断供,目前一些核心供应商还没有恢复供货。在这样的情况下,华为需要断臂求生,将出货量巨大、但利润空间相对华为主品牌更低的荣耀出售,是一个可选项。一方面华为将获得1000亿资金让自己有更多的金钱去研发新的芯片去面对接下来更多的挑战。另一方面,华为可以尽可能延长华为手机的生存时间。虽然华为囤积了大量芯片,但以华为的销售体量,这样的存货很难支撑长时间运营。出售荣耀,可以更加集中芯片以确保华为手机主品牌的销售稳定。并且荣耀一旦完全独立于华为,美国的制裁理论上就波及不到新公司,荣耀有可能获得美国技术和供应链资源,继续发展。哪怕不能摆脱制裁,华为至少获得了现金流补充和集中更多的资源,以确保华为手机的继续运营。华为在出售荣耀之后将会有更大的空间发展,更多的力量去面对挑战。
远走的“雏鹰”又该如何翱翔?作为曾经华为旗下最重要的一个子品牌,荣耀也在当年可谓是风生水起,伴随着老大哥华为手机的脚步,荣耀的销量也节节高升。在2019年,荣耀甚至做到了贡献华为一半的出货量,仅荣耀这个子品牌的出货量就能与小米+红米一较高低,再加上华为,国内的头把交椅已被华为坐实。但生于华为的荣耀,也被华为时时刻刻限制着。如今手机市场的不断扩大,让荣耀已经不再如往昔那样的辉煌,在受到美国的芯片制裁以来,华为的麒麟芯片库存不断告急,荣耀曾一度砍掉低端机型订单,芯片的短缺所导致的产能不足,让荣耀错过了一个重要的销售节点——“双十一”。如今的市场,不断有新的机型出现,更实惠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也在不断推出,荣耀如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果荣耀继续留在华为,迎来的只能是业务停摆,慢性死亡。所以荣耀更要把握机会,小步快跑起来。如今成立的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就是为了收购荣耀所成立的一家由国资主导,然后由几百家合作伙伴代理商经销商来参与的一家公司。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次收购对产品体验并不会有很大影响,但对于荣耀来说却是历史性的一步。经过华为的培育,荣耀已经可以独当一面,无论外界环境如何,荣耀都要进行独立融资,独立预算和运作,并且最终独立上市。怀抱中的雏鹰,最终总要独自翱翔至高空。
华为这波断臂求生的操作,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未来的荣耀都将是一次艰难的历史性一步。但是只要荣耀能在这场极限操作中涅槃重生,两个品牌都会得到新的机遇和发展。
责编 李建云